查看: 489|回复: 1

大数据时代,谁来保护无处遁形的我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5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今天中午打了个电话。通话内容提到了“海鲜”和“痛风”两个词。紧接着,两个国内数一数二的手机应用程序,就分别给我推送了两条跟这俩词相关的广告。一个朋友听了跟我说:“Apps are watching you.”

新闻里时常会对这种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表达担忧。在通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浪潮中,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毒瘤还未被彻底清除,互联网造成的隐私问题又接踵而来了。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附带产生了一些难缠的影响,比如用户现在想要保护个人隐私,变得愈发困难。

人们的各种行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但似乎总有一双隐形的眼睛,在偷偷注视着你的行踪。如果你了解自己的信息是怎么被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获悉,又是怎么被商业公司利用的,也就意味着,你增强了向“透明人”说“不”的本领。

关于cookies: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Cookie能让网站Web服务器,把少量数据储存到客户端的硬盘或内存里,它也能从客户端的硬盘里读取数据,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个人信息的记录,最根本的用途是帮助Web站点保存有关访问者的信息,比如密码、账号等。

20190724204924156397256415306.png


图注:存放在计算机里的Cookies文件

国外网站大多会先征求用户的意见,在网站访问页面底端设置提醒,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使用cookies。而大多数的国内网站都是默认开启cookies,用来跟踪、统计用户访问该网站的行为,比如何时访问,访问了哪些页面,以及在每个网页的停留时间等。

20190724204924156397256411529.png


图注:eMarketer网站提前告知用户,“eMarketer使用cookies,来分析该网站的流量。如果您继续使用此服务,意味着您同意我们按照隐私政策中的说明,使用cookies。”

多数网民对如何禁用cookies,以及如何清理储存在计算机上的cookie文件,更是没有概念。

20190724204924156397256416050.jpg


图注: 删除计算机里的cookies

但从网站运营商和广告商的角度,单一的Cookie只能提供用户在单一网站的行为和习惯,这显然是不足的,因此,他们开始利用Cookie Mapping,来解决不同网站域名下Cookie调用问题,以此贯穿同一用户在不同网站的行为和习惯,最后形成对用户的整体认知。

可从根本上来讲,Cookie Mapping的分析对象是计算机,作为网页浏览终端的计算机与作为人的用户,并不存在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且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它只能依靠这些有限的用户浏览数据,来推测计算机背后的“人”的行为和习惯,如果是关于这台计算机是被一人还是多人使用,以及用户在非上网时间的行为和习惯,Cookie Mapping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谁来继承我的微博会员?”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pad等移动设备已经取代计算机,成为用户获取网络服务的最主要终端。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8.6%,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为48.0%,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也有31.1%。

20190724204924156397256467884.jpg


图注: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使用情况

网络终端的“个人化”,不仅让设备与用户一一对应的关系得以建立,还将用户从无法携带的计算机中解放出来,使用户原来不完整的网络使用时间,变为每分每秒、无时无刻。

但此时,如何解决用户“跨屏”的身份认定问题、如何贯通用户线上和线下行为习惯、以及如何联结不同用户的关系及其群体行为的特征,成为互联网运营商、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广告主等众多利益群体的共同诉求。为解决这些问题,ID mapping(即用户画像)联合LBS (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等技术应运而生。

20190724204924156397256476321.jpg


图注:以计算机为分析对象的Cookie Mapping VS 以人为分析对象的ID mapping

在ID mapping和LBS的联合助攻下,手机可以绕过用户,直接通过特定编码、定位功能等,来收集用户信息。也正是因为对用户信息的非法获取,近十年来,苹果公司频繁受到美国、韩国、中国等用户以及相关部门的调查和起诉。

除此之外,现在各类APP比较常见的注册登录方式,包括邮箱验证、手机验证、身份证号注册登录、微信/QQ/支付宝等绑定和快速登录等,这些登录方式不仅将用户锁定做到了极致,还进一步解决了“跨屏”传播中,用户身份的关联问题,从线上到线下,从办公环境到家庭环境,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手机的“法眼”。

20190724204925156397256553796.jpg


此外,你在使用位置查找、导航,享受定位服务带来的便利时,通过社交媒体,与家人朋友、同事、客户即时沟通时,使用快递、外卖服务,体验足不出户的便捷时,你可能忽略了一点,你的家庭住址、工作地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信息,已经被一一储存在这些商业机构的大数据系统中,以便完成对更加精准和多元化的“ID mapping”即“用户画像”。

“你是不是想把我笑死,好继承我的蚂蚁花呗/黄钻贵族QQ 号/微博会员……”这是网友的一种打趣的说法,但在多数平台,用户只有账户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由此产生的数据隐私问题,引发了用户焦虑。

假设微博要投放婚纱照广告,某24岁的年轻女性成为其目标用户,但如果微博手握她的微信数据,就会发现她目前仍是单身;如果某一个流媒体平台要投放吸尘器广告,根据百度搜索关键词,将某男士列为目标客户,但如果结合了该用户的淘宝购物数据,就会发现他已经购买过其他品牌的吸尘器。

这些案例说明,或许我们已经感觉现有的大数据很“可怕”了,但对商业机构来说,不同机构所拥有的数据库具有偏向性,只能显示用户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不完美的数据,就像一块块拼图,只有拼凑到一起,才能形成用户的完整画像,也更能满足精准营销的需求。

20190724204925156397256524213.jpg


图注:用户信息全掌握的拼图式大数据

在“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开幕之前,马化腾在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中,呼吁行业从零和博弈的“窄平台”向共赢共生的“宽平台”转变,从而形成一个“数字生态共同体”。他还同时透露腾讯将推出“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以帮助商家从“二选一”的困境中走出来。到那时,数据将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对于这个个人数据大拼图完成后的新世界,我们是否应当保有警惕之心,并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呢?

刷脸支付:美颜只是显示屏效果?

在漫威电影中,钢铁侠的智能管家——Jarvis令人印象深刻,它知晓钢铁侠的各种需求,既能处理各种事务,也能计算各种信息。尤其是当钢铁侠穿上盔甲时,它还会自动进行虹膜扫描,以确保机甲非外人侵入。另外,在2019年6月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中,已故的钢铁侠仅为小蜘蛛留下一副智能眼镜,名叫Edith,它同样也能通过生物识别,确认蜘蛛侠的使用权限。

20190724204925156397256585874.jpg


图注: 漫威电影中,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两大智能AI:Jarvis和Edith

其实,早在2011年6月,Facebook就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启用面部识别技术(Facial Recognition)。这项技术通过对用户上传的照片进行人体特征分析和保存,为用户在新上传的照片上打标签提供建议(Tag Suggestions),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就能对照片中的人物标记姓名。

中国,刷脸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2018年12月,支付宝上线了刷脸支付产品,用户特别是部分女性用户,表示不愿使用该产品,主要原因是“刷脸支付太丑”,而非出于隐私考虑。于是在2019年7月,支付宝上线了刷脸美颜功能,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支付宝的数据显示,相较于上个月,女性用户增长了123%,男性用户也上涨了106%。对于大受欢迎的美颜功能,支付宝解释说,实际上,机器识别的还是用户无美颜的容貌,美颜只是屏幕展示效果而已,也就是说,机器获取的仍然是原生态的用户特征。

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等,都属于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该些技术利用个体独特的生理或行为特征,对个体身份进行自动辨识或认证。相比于传统的密码识别方式,生物识别更加准确、方便快捷和不易遗忘,但同时,因为生物识别信息的永久性、生物识别信息侵犯的隐蔽性、以及对医学信息的可揭露性等问题,也给用户隐私保护带来了更多挑战。[1]

其实,用户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担忧,不应只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比如信用卡是否存在被盗刷的风险;在用户未授权的情况下,大量的个人生物信息数据被非法采集和使用,这才是我们应该谨慎对待的问题。

谁来保护无处遁形的我们?

如何保护用户的网络隐私权?这是一个全球性难题。“非法收集”(collected illegally))和“滥用”(misused)——这两种侵犯用户网络隐私权的常见情形,该如何定义?在整个互联网以及移动服务中,如何为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建立标准和规范?以及还有更多未提及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网络隐私权保护面临着困难重重。

2019年6月,微软删除了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数据库MS Celeb,它曾从网上收集了约数千万张照片,并将其提供给全球许多机构,用来研究人工智能。但后来,微软又很遗憾地表示,数据库虽然已经删除,但在过去的几年内,这些资料却早就被全球多个机构与公司下载,广泛存在于多个硬盘里,而微软无权干涉他人硬盘中的资料。

网民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是否满意呢?《2018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当前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状况的满意度较低,其中有近五成的网民评价是一般,四分之一的网民则认为非常不好。

20190724204925156397256582825.png


图注:网民网络个人信息保护评价情况

而网络从业人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他们认为,网络公司应该把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其中,七成的网络从业人员认同,网络公司应当不泄露、篡改、毁损收集的个人信息,同时网络公司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该向他人提供该用户的个人信息。

20190724204925156397256599121 (1).png


图注:网络从业人员对网络公司安全责任的认知

各类APP成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称,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春雨医生等10款App违反《网络安全法》“公开使用收集个人信息规则”的要求,无隐私政策;天天酷跑、探探、猎豹安全大师等20款App,因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开启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不同意则无法安装使用,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的要求等。

我们发现,在利益主体的认知和行为之间,在行业发展和制度建设之间,在规范制定、遵守和执行之间,在利益主体和普通用户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向着规范化的方向,推进新技术的合理使用,对全人类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0

主题

262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发表于 2019-7-25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372556960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青年创客,值得信赖!
青年创客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青年创客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青年创客

GMT+8, 2024-11-25 14:38 , Processed in 0.298815 second(s), 3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